Blend Never Die

每次收到暗房寄回來的放相都會是這樣一疊,這裡頭除了有最終的成品final print,還會附上很多試條與試印working print,只要稍加比對,暗房裡為你所做的一切,就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無遺地重現。

無標題手工暗房的case過程繁複耗時,從我送件開始,溝通就是很重要的事情,牽一髮動全身,我得盡可能地告知暗房這一卷底片設多少iso,大約是什麼場景,什麼內容,來決定沖洗。當印樣打出來後,在12格或36格裡,挑選值得放相的影像後,又是一段你來我往的討論。選擇相紙材質後,做出working print,以此為基準,暗房做出建議,我也提出想法,最後定案的版本也許不能說是完美,但確保了是現階段雙方面對於這格畫面呈現的方式與理念,有了最大的共識。

只要暗房不死,我此生都會享受這樣的過程與結果。

咖啡也是。

長年以來配方豆就是一種廉價的行為,大家嘴巴上都說這是技術也是藝術,骨子裡卻又認為這是一個降低成本、消耗庫存、爛豆子的唯一出路。不知道算不算反骨,或者我自認有些偏執,我總是覺得blending是很大的樂趣,也是找到自己喜歡的咖啡唯一的方式。

我並不排斥單品咖啡,只是那跟一包配方綜合咖啡來比,相對下總讓我覺得乏味了些。早年的單品咖啡是很有辨識度的,你不需要很專業的杯測能力,喝久了也會知道手中這杯咖啡叫做巴西叫做曼特寧。當從栽植到處理,甚至行銷,極度的精緻化以後,以前所謂的產區辨識風味已經蕩然無存,除了能從包裝的文字標籤上得知這咖啡的來歷,我別無他法,大大地顛覆了我對單品豆的認知。潮流歸潮流,如果要用這種方式來爭取更多人喜歡咖啡,而且很明顯的有非常大的成效,我不喜歡,但也接受,無奈而已。

從另一個角度來想,如果一包單品豆我喝不出來它是巴西(試問低溫無氧發酵或是橡木酒桶處理法跟產地的關聯性有多大?),或是標榜它是與眾不同的巴西,反正在我的大腦裡找不到合適的判定資料時,那他是不是巴西這個問題就不會是問題,它就是一包咖啡而已,好喝就好了。我大可以用我喜歡的方式來整治它,而不需要受到任何傳統的框架。我喜歡blending,我就用這單一的生豆做成配方,讓他雖是單品,也有配方的表現。我採取的是很傳統的melange style來執行單品配方化,不同的烘焙深淺度,找出一個合適的混合比例。而這俗話叫做深淺配的最大問題,在於深焙跟淺焙吸水率不一致,導致沖煮不友善公平。還好我不是那種單一烘焙曲線上找深淺落點的人,可以透過不同思維的炒法來克服萃取不均的歧異。

我們去看樂評常看到說某某人音域很『廣』,意思是說這傢伙厲害在於可以從很低音唱到很高音,游刃有餘。但是有哪個神經病作曲家會寫這麼寬的曲子來給別人唱?就算有也不會多,因為唱得到跟唱得好聽不一定是等號。另一種情形是某某人可以唱『很高音』,你會不會把整首歌都做成他能唱到的最高那三個音讓他去飆?肖耶哩,那曲就不成曲了,正常人聽了也是種虐待。Melange blend差不多就是這個道理,範圍做大很容易,但是沖煮很傷腦筋,範圍做太小,等於往二端的一端集中,會太接近正常單品,脫褲子放屁,喪失了配方的原意。

無標題最近在看Elliott Erwitt的攝影集"Snaps",翻著翻著經常會讓我聯想到咖啡。如果是我拍?如果是我做暗房?用這樣的設身處地,會增添了我看片子的樂趣數十倍,也因為如此,一張好相片成立的原因似乎也更明顯。對街汽車金屬光滑感受得到,馬路面的粗糙質地感受得到,拍攝主體的女士,高跟拖、絲襪、A字裙清晰可辨,雖沒露臉,光是二郎腿已經儀態萬千,前景隱隱約約知道是男生手扶著椅背擋在相機之前,把拍攝當下的狀況也交代了。Elliott Erwitt用相機框下了這格影像,暗房決定了適當的反差,亮暗的取決,然後呢?相片自己就會說故事了。

我喜歡這樣的相片,因為那不需要大光圈銘鏡,因為那很輕易可以有聯想,場景立體因為有縱深,因為拍攝者在按快門之前腦海已經彩排........所以這種相片值得細細品味,一看再看。

也因為喜歡這樣的相片,我就不會去喜歡一杯在瞬間震撼味覺,彷彿快速打擊部隊般出現,把我舌頭痛扁一頓之後,拍拍屁股,留下名片走人的咖啡。我把單一曲線烘焙,單一烘焙度的作法,視同於暗房中的working print,我相信用配方的概念,把單品咖啡好好的安排,喝起來會有深度,更有趣味,那才算是final print。

我想要一杯耐喝的咖啡。
如此而已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