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怎麼調整Espresso嗎?

常聽到人家問:『預算十萬台幣請推義式組合』。呼呼....十萬耶,如果坊間咖啡店點一杯Espresso是80-100元好了,一天喝三杯,十萬可以去包月喝一年,何況絕大多數的人一天也喝不到三杯。或者可以這麼說,你買了咖啡機並不是為了那二口下肚的30cc而來,你只是想要喝拿鐵喝卡布。想喝黑咖啡尤其是單品的時候,你會拿出手沖、塞風來用,咖啡機只負責燒開水罷了。

台灣獨立烘焙業者眾多,什麼咖啡都有得買,但神仙來炒也不會每鍋味道一模一樣的,使用任何型態的沖煮工具都需要具備微調修正的能力,咖啡機當然也是。Espresso模式比一般drip優勢在於它有『極端的方向性』,不會模稜兩可,很酸、很苦、很濃、很淡、很澀.....每一種基本味覺都能因為你設定組合的改變,而有絕對清楚的變化。設法做出做出一杯合理的、屬於自己喜好的Espresso,對Cappa、Latte都是助益,甚至用單品咖啡做Americano也能讓你的手沖老師汗顏。

關鍵是,我們到底會不會用咖啡機?

看到這裡你不甘願了,路是長在嘴上的,跟誰買的豆子就問他不就結了。聽起來對,其實很蠢,大師的店可能開在深山林內,你不會因為想買咖啡豆親自跑去見證。也可能大師們大隱於市,但只要想到付給停車場的錢是那杯咖啡的二三倍就軟腳卻步了。換句話說,沒有試喝的機會,大師報給你的參數無法證明合你胃口,問了也是白問,一切只能靠自己。如果自己沒辦法沖煮修正,網路購買咖啡豆就是只能拼手氣。

Espresso沖煮沒什麼,二件事而已,先決定沖泡率Brew Ratio,再決定流速。

BR負責的是宏觀控管,精細微調靠流速修正。

Brew Ratio=乾粉重:成品重,一種類似粉水比的名詞。你用20g的粉製造出40g的咖啡液體,BR就是1: 2,覺得太濃了就多取一點,吃重鹹的就少取一點。

我個人的基準BR在1: 1.8(深焙)~1: 2.2(中焙)之間(16g粉取30~35g)。硬把深淺差距很大的二包豆子,去套用相同的BR,後面要做的風味平衡校正時,就會繞遠路。

比方說,現在手上是一包快速烘焙下的極淺焙水洗咖啡,水溶性成分比例偏低,吸水效率慢,先天上不利萃取,如何改善?延長預浸時間,讓第一滴咖啡慢一點流下來,爭取更多預洗咖啡成分的機會,並且大膽地試圖取到最多萃取量。偏偏你家咖啡機WD特大,又沒有特異功能之下,只剩下一招:把headspace刻意做大。研磨更細,犧牲粉量,減少粉餅厚度,或是乾脆換個大濾杯來裝少少粉,很故意地讓粉餅與咖啡機分水網之間的距離變大,用空間逼迫水壓建立速度減緩,來避免粉餅內成分來不及釋出,你覺得已經榨完了,實際上卻是萃取不足的糗態。

如果你看得懂上面這一段,你起碼可以理解一半為什麼極淺焙的咖啡,需要更小的BR,用粉少但要相對取多量,那樣才能把粉餅裡頭東西榨乾淨。另一半的疑問在於,為什麼很多使用極淺焙出杯的店家,會動不動塞20g+的粉進濾杯呢?這一半先按下不表,請先記好來『越淺焙、越酸的豆子,萃取量相對要抓越多,讓萃取率提升,淺焙最怕萃取不足』

反之,烘焙度越深或是烘焙時間越緩慢,咖啡顆粒結構越脆弱,熱水穿透洗滌更方便,造成溶解力大增,萃取成分的速度會越快。假設咖啡豆內的水溶性成分量體是固定的,烘焙越深的越容易超額提領,破產的速度會更快,我們習慣用較多粉量來保護這個額度。跟沖煮淺焙恰好相反,

Brew Ratio決定風味強度。
這個『強度』並不單純指的是濃度,而是個人主觀意識下,對於各種味覺的接受極限。我吃一盤炒麵舀一小匙曉辣醬覺得剛剛好,你卻說要三大匙才會屌,你的強度不是我的強度。先抓到一個合適自己的BR來當起跑點,討論流速才有意義。

很多我敬佩的大師都說『blonding point』,當咖啡流到後段不再foamy,流動的樣子開始飄飄然,顏色開始淡,甚至泛白,就是切斷沖煮的時機。理論上是沒錯,但未必很準確,分段取樣可以證明,最後那幾滴經常沒有什麼瑕疵味,它只是味道很弱的雞肋。又如果我們每次blonding point出現時機都不一致呢?是不是BR永遠在一個浮動標準上?上午十點我去買一杯espresso doppio喝到60cc,下午再去買變成50cc,你覺得我會開心嗎?

再來看流速。流速就是熱水穿越粉餅的速度。物理上粉餅的阻抗只是研磨粗細與填壓力量的總和,但壓粉力道有個極限,拳王泰森壓一次,老弱如我壓八次,粉餅阻抗差不到哪去。何況espresso需要的粉顆粒明顯地有個下限,磨不夠細的時候, 即便用到超高粉量+超重填壓,也只會看到咖啡奔瀉而出,而達不到espresso對於稠度的基本要求。研磨粗細度的選擇永遠比填壓力道來得更有影響力,而因為沖煮操作上的便捷考量,我們也會企圖控制壓粉的力道趨於一致。

試想一種情形,我用了20g的咖啡豆磨很細,撐了20秒才看見第一滴咖啡流下來,再流20秒以後結束,得到20g的咖啡液體,這麼『濃縮』的espresso應該萃取率很高吧?抱歉囉,不是你想的那樣。

萃取率=成品重 / 乾粉重 × TDS

在BR固定之下,拿到越多水溶物,萃取率自然就越高。我們能喝到味道,必須把咖啡豆裡七七八八的成分溶到熱水裡,溶解需要溶劑(就是水),需要溶解的環境(溫度、壓力),最後需要足夠的時間。研磨越細,等於增加了與水接觸的表面積,可以加速溶解。 

但研磨越細流速也越慢,同一批量的水會停留在粉堆裡越久,溶劑不新鮮也會拉低溶解率。而且磨細到一個程度之上,粉顆粒在濾杯裡頭的分佈就越難均勻,粉跟金屬濾杯永遠不會是好朋友,粉跟粉卻很容易團結起來,甚至粉餅中會有一小團堅強地從頭到尾沒濕透。也就是說在BR固定之下,流速慢過頭,萃取率不升反降,質感變稀薄、crema消散、甜度流失、乾澀感出現,都會被你立馬喝出來。流速vs萃取率,就是這麼矛盾的事情,

假如一包咖啡豆從生豆素材到烘焙手段都是完美的,豆子裡頭所有可溶性成分『都是好喝的』,那麼我們取好取滿,抓到一個萃取率的最顛峰,『理論上』可以做出最棒的espresso,是理論上。

酸苦平衡用流速來修正。用的字眼是『fix』,意思是說豆子不是爛,是酸苦濃淡的比例取捨,沒有在我們自身的標準上,這時候可以像整骨師那樣把味道喬一下。

如果我們把咖啡的味道粗分成origin character和roast character,因為烘焙的方法與烘焙度的選擇差異,二種風味在味覺天平上的傾斜就不同。用分段取樣依序來喝,越前段的味道越濃、越複雜、越酸,origin character越多。反之越後段的味道越淡、越單純、越不酸,roast character的比重越大。玩弄這二種風味類型就可以達成口感平衡的目標。
 
喝到一杯暴酸的醋精,水果酸性口味,降低流速後,只要萃取量夠多,必然會取到更多的焦糖化產物來中和酸味感知。萬一是喝到一杯苦斃了的黃連湯,加快流速,變相地用前段酸味為風味主體,達到抑制苦味的目的。

來解釋先前的另一半疑問,為什麼很多使用極淺焙出杯的店家,會動不動塞20g+的粉進濾杯呢?烘焙不會完美,拿到最高萃取率等於是包山包海,好味道壞味道一把抓,當研磨更細,未必先考驗磨豆機的能力,率先考驗了烘焙。無法使用更細的顆粒,流速必然降不下來,只能加重粉量,粉餅變厚,來增加阻抗。

我們用Matt Perger在2015的影片來輔助說明,以肯亞單品為例,固定粉量在20g,BR 1:2,27sec拿到40g為起點。他喝到很酸、很銳利、很沉重,甚至還喝到很鹹,這表示什麼?太濃太強,這樣的BR並不合適這包咖啡。當他多流了3sec,BR修正到1:2.5的時候,稠度下降,味覺分辨率上升,喝到微微甜味。從這樣的風味強度去順藤摸瓜,再改變流速來修正風味平衡。最後在34sec的流速下,順利拿到他想要的風味組合。

更早在2011年我的偶像Jim Schulman,輕描淡寫過一篇 How to Adjust Dose and Grind Setting by Taste,言簡意賅,堪稱咖啡界最實用的文章之一。為了怕大家對於Jim撰文多所敬畏,HB版主特別幫他做了二個圖表,一目瞭然。也請大家參考。

    簡單的說,當你在咖啡店喝到一杯驚艷的espresso後,正大光明地記下人家第一滴咖啡在第幾秒流出,幾秒後cut off停止沖煮,掏錢把他豆子買回家,卻永遠喝不到當下的一半感動,這問題通常不在於咖啡機的等級,盲點是我們少了一點沖煮修正的能力。反過來想,也許你網路下單買了某大師的咖啡豆,煮了二三次喝起來很大便,丟到垃圾桶後不忘在臉書撂下一顆星寫死他,冤獄的成分可能很重,你扮演了恐龍法官而不自知,您說是不是?

    留言

    1. 非常感謝大大的文章,對我這種初接觸espresso的很有幫助,也解答了我對店家為什麼出淺焙Espresso會grind fine up dose. 還在看大大其他的文章

      回覆刪除

    張貼留言

    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