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end Never Die(完)
為什麼不先挑一支平庸的單品豆,當成『畫布』的概念,再慢慢找其他單品堆疊上去呢?喔,我一開始也是這麼做的,這樣做並不會比較有效率。因為前文有說:配方不是加法。如果今天你,先用40-50%的巴西、哥倫比亞之類的作為基準點出發,越接近完成品,難度越高,組裝到一半你又捨不得放棄,而且已經加入了的單品,還不知道能不能退出來,退哪一支出來也是苦惱。試想,你要用樂高組成林志玲的臉,先把相同形狀相同顏色的做完40%,完成了眼睛、鼻子和左邊耳朵,然後哩?縱然可以在剩下的那些組件裡,找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來完成眉毛、右邊耳朵、嘴唇、下巴、臉型輪廓.....,但林志玲早已經變成秘雕的模樣了。
四、基底解構再重組,提升風味細節:
五、撐開層次,拓展縱深:
我也承認,光靠我們求學唸書得來的那點片段科學,並不足以解決所有配方的問題。但那又如何?我們在三十歲跟四十歲、五十歲的時候,腦袋裡裝的東西不會一樣的,自然做出不一樣的配方,那都是屬於你自己的足跡。
做咖啡配方有多簡單?套句Henri Cartier-Bresson的名言:『你只要用心生活,生命自然就會給你畫面』。
(喔,可是布列松也說過:Your first 10000 photographs are your worst......馬的,補個幹)
四、基底解構再重組,提升風味細節:
做好blend base以後,我要把它拆了。從二支單品變成二『群』單品,每群分成二份或是三份的等比例:
蘇門答臘↠蘇門答臘 +印度 +爪哇
肯亞↠肯亞 +盧安達 +坦尚尼亞
考驗你對於手上單品的瞭解度,從它們幫派裡找出助拳的朋友,我認為blending過程中最難的在此。因為現代的咖啡發展,栽植的地域性、品種、生豆處理方式,都已經跨越了國界,能助拳的未必是住在隔壁的鄰居,也可能是躲在別的幫派裡。
生豆商的杯測報告不會幫助你,咖啡同好們想幫你也無法,要靠自己不挑嘴,沒有意識形態的多買、多炒、多喝,當然也需要一點手氣,這一塊是科學無用的。
一次改一群,先改明亮度高的個性豆群,如上述肯亞群。注意酸味的樣貌要合群,不能喧賓奪主。改好以後先跟還沒改的另一半(蘇門答臘)組合測試,沒問題以後,繼續去改蘇門答臘群。
不要去改變預設的烘焙度,而是在相同落點下去作曲線調整。
當二支成功變成二群的時候,風味的複雜度會大幅提昇,不再段落分明,你喝到的細節變多,但肯亞開始不太像肯亞,蘇門答臘不太像蘇門答臘,它們都各自穿了新衣服,只剩下骨幹還在,之前的亮暗反差仍被維持。
這階段的過程會很冗長,必須考慮進來的是選擇的品項是否在那個烘焙度的前提下適用,是否貨源穩定無斷貨之虞,因為會做配方的人就是嫌棄要靠天吃飯,受不了產季更迭造成相同單品風味差距巨大,喝配方就是要求穩,雖很難達到一致性,但85%重製率總該有的。簡言之,要方便『未來維護』。
五、撐開層次,拓展縱深:
我們可能已經做出接近完美的配方,已經無關成敗了,只有姿勢美不美的問題。
回憶一下是否曾經把某一支單品炒壞了,炒成空白,炒成不精彩了,它不是難喝,只是你打磨過頭了,當然很多時候它天生就是雞肋,好比喝白開水,我們才懶得評論這杯好不好喝。這類型的咖啡在這最後一里路,會找到它們生存價值。
一份一份地把這支白開水豆加進去配方裡來試煮試喝,選得對的時候,會發現它自動會去填補口感空隙,尤其是前段味道與中段接軌處有奇效。不要想成在『稀釋』,想成是增加了過渡的階調,在黑與白之間有了灰。
大家都聽過流行歌曲,第二段主歌結束,副歌開始之前,編曲上經常會有段『過門鼓』、『過門琴』,搭橋鋪路,無縫貫連,相同的意思。有了這支豆子擔任小過門,喝起來就不會有中間口感斷層。
也有時候白水豆會滲入二群主體風味裡,它是進去鋪地毯,或是去替地磚打蠟的,不突兀,不搶頭采,不會扯後腿。看到這裡是不是又想起坊間說的巴西基底、哥倫比亞基底了呢?沒錯,效能是一樣,用法的思維不同而已。
假如我們配方搞成全水洗的,我也在此時會考慮使用日曬豆來做白開水,嘗試著去改變口感質地,企圖做出一種啞光的效果,但不好選是真的。六、檢查擴充性:
試著先混後炒,喝看看失真多少,是不是有辦法在烘焙曲線上找到解決,因為全都分開炒連我也嫌很麻煩。真沒辦法一鍋炒的話,我就分二群炒。
測試一下用途,單喝espresso、加奶cappa或latte、對水做美式Americano、其他類沖煮器材,評估各方表現的落差,思考烘焙調整的範圍。一個咖啡配方要做到萬用如瑞士刀的程度,坦白說機率很低,但把評測紀錄存檔,對下一次新配方還是有很大助益的。我認為一個優秀的配方,從創想的觸發,內容的安排,到製成demo,最後編排精修, 都像極了一張好相片、一首好歌。儘管作品是主觀的,被欣賞也是主觀的,但創作過程中卻需要大量的客觀精神來試誤,經常要面臨自我矛盾的衝突,堅持與妥協之間拉扯。
我也承認,光靠我們求學唸書得來的那點片段科學,並不足以解決所有配方的問題。但那又如何?我們在三十歲跟四十歲、五十歲的時候,腦袋裡裝的東西不會一樣的,自然做出不一樣的配方,那都是屬於你自己的足跡。
做咖啡配方有多簡單?套句Henri Cartier-Bresson的名言:『你只要用心生活,生命自然就會給你畫面』。
(喔,可是布列松也說過:Your first 10000 photographs are your worst......馬的,補個幹)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