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『作品』?還是『產品』?

炒咖啡說起來沒什麼,在豆子熟透後燒焦前,把酸味控制在預想的強度上,至於其他....不好意思,沒有其他。我是一個深焙espresso愛好者,對我來說,控制酸度等於控制全世界。

前幾天在朋友的臉書看到某師字輩的說:不會煮,怎會烘的好。當下覺得怪怪的,似乎對,又好像錯。

我很不喜歡把咖啡沖煮這回事講成是一種『技術』,這個詞太狹隘。技術是很枝微末節的,排序很後的,只是在系統之下的方法群中,末端呈現時的某一個巧門。

以前我炒給自己喝,在我的沖煮系統下,反映在我嘴裡的成果,反饋回我的烘豆過程做出修正。前提是我『會』煮,這個『會』還一定得成立,不然就好笑了。現在我炒給別人喝,別人要怎麼對待那包豆子,可由不得我,對買豆子的人而言,他的沖煮系統就是正確,萬一彼此系統衝突很大時,他說了算,我閉嘴賠不是。

設身處地去想,如果我自己花錢買一包咖啡,怎麼煮都不滿意,有95%的情形下我會認栽了,在心裡把這店家打叉叉,歸為雷區。5%的狀況會因為很貴,捨不得丟,我試圖從烘焙店家得到諮詢,希望結果能改善。對方回答一些模稜兩可的話術,顧左右而言他還算好的哩,萬一人家告訴我,煮錯了,煮壞了,應該如何如何,我會聽話嗎?我會服氣嗎?我我我我去你的吧.......

咖啡烘焙者並不是藝術家,咖啡豆也不是藝術品,『作品』的本質是沒得商量的,是絕對自我的,是極端的主觀,是全然沒在考慮知音與迴響的。這一行搞的叫做『產品』,產品就是有受眾,有服務性,作品取悅自己,產品取悅大眾。

買過泡麵吧,統一麵袋子上寫得明明白白要450cc的水,你從小到大有照著做嗎?換成買味王麵,你知道會變成500cc水嗎?站在市場中,烘焙者『很會煮』相對不是那麼重要,當然可以在包裝上鉅細靡遺地詳列沖煮參數,但陌生的沖煮者未必要領情,縱然想還原,還得看自身受限的軟硬體能否配合,不是嗎?

咖啡豆業者視其營業規模大小,對於自己的產品會有不同的『設計』。產品的末端執行要求越嚴苛,失真的機率就越大,哪怕真的是無與倫比的產品,也會因為執行上的不準確而被誤解,這個結果是可預期的。何苦要求別人煮的跟你一樣?是不是反過來從生產設計初就不要執著於有個最佳沖煮匹配的前提?

一包豆子有沖煮的sweet spot,還原成功會100分,不成功就0分,這種產品誰受得了?若是sweet zone,範圍內最高只80分,但最低也有60分,從spot到zone,更寬容的沖煮範疇,放棄全壘打轉求更多的鳥安,這是退化?還是蛻化?全看烘焙者是否願意走下神壇,拋棄『我很會煮』的姿態,傾聽消費者的回饋了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