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ppuccino雜感(一)

我家人是有在喝奶咖曉曉咖的客人也很多是拿鐵族, 畢竟所謂的義式咖啡能夠引領全球風潮,加奶飲品功不可沒。照片裡是d'ANCAP 1998年Dream Islands系列,在現代的台灣,6oz卡布算小杯的了,早年的卡布size更小,小到只有4~5oz,二口就喝得完

我小時候的西餐廳或咖啡店就已經可以在menu上看到Cappuccino,呃那時候根本沒有咖啡機,師傅們都是用syphon雙沖,倒進英式骨瓷茶杯中八分滿,補一層發泡鮮奶油,灑上肉桂粉,附上肉桂棒來攪拌。長大一點才知道義大利人講的卡布是怎麼回事,先按下不表。

80年代末,星巴克向所有的分店重新定義,Caffè Latte = super wet Cappuccino,你可以不喜歡這個說法,但由此可知在當時,卡布很明顯在市場上是有乾濕之分(歐洲很多老店至今仍提供二種卡布)。90年代初David Schomer跑了一趟義大利回來後,開始在媒體上秀拉花,懵懂的老美們開始醉心於一杯有圖案的奶咖,Schomer的書也好,錄影帶也好,有個字眼不斷地出現:micro-foam,意思是說蒸奶操作技術最高境界,泡即是奶,奶即是泡,眼不可辨,質地細緻光滑宛如鏡面。因為Latte Art的興起,現在大家的奶缸裡已經不會有湯匙了,因為刮奶泡這個動作遜爆了。

義大利在1998年夏天成立Istituto Espresso Italiano (IEI),你用膝蓋想都知道是針對誰,IEI跟後來所謂的3rd wave coffee其實目標一致,共同敵人就是星巴克。IEI說的總該是對的吧:a high quality cappuccino that abides by tradition is made of 25 ml espresso and 100 ml steam-foamed milk. 咖啡是25ml,牛奶加泡泡一起是100ml,1:4的比例,就算硬把牛奶泡泡對半拆,也是1:2:2連我兒子都會算。

台灣很多標榜1:1:1的傳統奶蓋卡布,說真的我個人很不喜歡,店家連湯匙都沒附上,何來義大利正宗之說,而且真的做成1:1:1的話,咖啡要放多少?1/3耶!將近就是doppio下去做卡布了,誤會大了。網路上不少IEI的擁躉瞧不起WBC大賽,因為IEI有自己系統的比賽。有趣的是如果義大利人真的那麼在意『正宗』,何苦年年參賽WBC?我自己的看法是,不是在地義大利人,不會知道他們對咖啡這件事情有多開放。

2020年WBC大賽的規則條款中對於奶咖製作的部分是這樣寫的:
A milk beverage is a combination of one single shot of espresso and steamed cow’s milk, which should produce a harmonious balance of rich, sweet milk and espresso, and is less than 240ml in volume.
假設有選手使用上限的240ml杯子,只能用一份的espresso為基底(WBC的標準是30ml ± 5ml),在咖啡與牛奶比例懸殊達到1:7之下,想要兼顧評分項目中taste balance和accuracy of flavor descriptors,真的很難很難。

事實上最近十年裡,WBC規範選手奶咖要多大杯,一直爭論不休,甚至有很多過往的冠軍們頻頻撰文,告訴大家小杯奶咖會有多美好,要成就那個美,需要咖啡從業人員多少努力才足以呈現,說穿了,想替5oz cappa續命。

我雖然乳糖不耐,還是很愛卡布的,個人認為IEI是對的,1:4的比例可以顧到咖啡本身的香氣,足夠的乳霜觸感,奶味不會喧賓奪主,做得好時,甚至可以融合出單純咖啡跟單純牛奶以外的味覺。台灣能買到的牛奶很多種類,有些牌子的味道很強勢,我也能接受用ristretto做基底,只要把比例抓對,風味平衡喝起來也OK。

何況blending for cappa學問其實很大,相同一包配方豆直接喝espresso很好喝,變成奶咖經常就很虛弱,魚與熊掌的掙扎也是很有趣的,並非是一般大眾想的把豆子炒黑炒油就能打贏牛奶的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