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覺得手沖有多難?
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,每每看到網路上專家介紹手沖濾杯,這個濾杯味道如何如何,那個濾杯又應該怎麼怎麼沖,感嘆手沖咖啡博大精深,活到老也要學到老。
最近看到海尼根的廣告,我也都想到以下這個畫面:
假日上午用過早餐,打開電視準備看場球。時間還早仍在賽前分析,連國歌都還沒唱,你決定來杯咖啡。選好待宰的咖啡豆,燒好熱水,望著濾杯『群』........皇上翻牌子的概念,心裡閃過千百個念頭,錐形、扇形還是蛋糕濾杯?四六、點滴、三斷、四斷還是不斷水?88、90、92還是93°C?錐刀還是平刀?2號半還是3號?前思後想,一切就緒,盯著計時秤,準備在第2分37秒時換成大水流拉高水位,全神貫注之際.......電視機竟傳來『Hasta la vista, baby!』,你氣急敗壞,不知道是該衝回去看重播畫面,還是含淚繼續沖完這杯咖啡。
看到這裡你會說,這就是還沒練到家,經驗值仍不足轉化成直覺。也許吧,一種濾杯要一種沖法,一種烘焙度也要一種沖法的話,我們練得完嗎?水電工腰間的S腰帶有整排的工具,看到螺絲頭是幾分的,了不起決定要抽出哪一把合適的螺絲起子,然後哩?不就轉動起子而已,總不好說決定逆時針或順時針轉動也叫做技術或是經驗吧。
用金杯概念來看,成品重量 x TDS / 乾粉重量 = 萃取率,假如目標是TDS 1.3 萃取率20%,想要得到一杯230g的咖啡液,需要15g的咖啡粉。算式裡的分子越大的時候,也就是TDS濃度越高,或是最後取得的咖啡越多,萃取率會上升。算式裡的分母越大的時候,也就是粉用得越多,萃取率會下降。
盲點在於成品重量。以粕谷哲4:6沖法為例,在第3分鐘時最後一次注水60g,第3分半結束沖煮時,濾杯內的咖啡並未完全滴完。粉水比是1:15,假設粉吸水2倍,濾杯內的液體起碼超過50g,落進杯子裡的咖啡可能只剩下250g不到,如果TDS 1.3,萃取率只有16%多一點,想要有20%萃取率,TDS得提升到1.6才行。
滴漏式沖煮的過程只在做一件事,在濾材內把溶解做好,然後讓溶液離開濾材。濾材的先天限制的確算大,流速過快,水與咖啡接觸的時間不夠,濾杯內溶解效能偏低,喝起來很淡。流速不夠快,濾杯內溶液的濃度過高,等於溶劑不夠新鮮,萃取力也下降。可是,流速是要被掌控的,而不是被流速制約。是人都會懶,專業的店家也很少在更動手沖的研磨度,玩家就更懶,很多人是一輩子的小飛馬3號半。永遠不變的研磨度碰上不同的濾杯,流速的差異就出現了。
研磨度直接影響TDS濃度,而我們正常人對於濃度的喜好範圍比較固定,縱然是第三波鐵粉們,TDS也幾乎落在1.3-1.7%間。濃度越高會削弱我們對於味道的分辨能力。換句話說,通常我們對於咖啡最後的TDS值並不想要有太大的變動,所以固定研磨粗細來確保得到固定的TDS。這說法聽起來正確,可惜只存在於理想狀態,幾乎達不到理想,所以似是而非。因為要喝的東西,是濾杯之外的而不是濾杯內的。我們在濾杯內做到濃度A的狀態,不表示最終穿越濾材之後也得到濃度A,濾杯內已經溶解出來的成分會因為穿不過去濾材,或是來不及穿越,而導致濃度下降,成分也被篩選。
咖啡豆因為烘焙不同而有了本質上的差異,內外不均是種差異,吸水效能是種差異,研磨後的型態是種差異,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溶解效能。烘焙越淺的,溶解效率越差,我們要擔心的是萃取率下降的問題。你看到萃取率下降,已經想到要去磨更細了吧,有一種情形是磨細以後,流速慢到一個扯,水一直積在濾杯內來不及逃,一杯咖啡沖了四五分鐘還在滴,這尤其常出現在單孔扇型濾杯上。滴的慢你想應該會濃了吧,錯了。此時有些不夠團結的細粉已經自己找空隙了,粉層越下方越結實,擋在濾杯出口牢不可破。濾杯內則是用咖啡萃取咖啡的狀態,沒有新鮮的水補充進來,溶劑能力很低,雖達不到飽和狀態,但已經朝那個方向前進。
另一種是磨細了還流速正常。粗顆粒是各自為政的,小顆粒才有機會團結,當細粉們彼此吸引群聚,那部分的粉層就比別的地方更緊密,造成與粗顆粒之間的空隙變大,水流更能輕易的欺負這個弱區。在這個情況下,我們眼睛看到咖啡流入下壺的速度是假象,用espresso的名詞就是巨大又失控的邊穿.....。不相信對不對,量一下TDS可以確認,有很大的機率TDS不升反降,掉到1以下都有可能。
尚方寶劍是用一根湯匙,時不時地在濾杯內攪拌,讓粉吸水機會均等,或是當流速驟降時,挖開淤積.......我知道那樣子很矬,但愛面子的你有能力控制注水達到跟湯匙一般的效能嗎?不要回答得太快,別說你了,很多大師們都做不到湯匙的一半效能。
在我們還沒開始找老師繳學費,還沒開始十年控水練功之前,是不是先想想手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,大家都在討論流速,流速到底傳達了什麼意義給我們?
待續。
最近看到海尼根的廣告,我也都想到以下這個畫面:
假日上午用過早餐,打開電視準備看場球。時間還早仍在賽前分析,連國歌都還沒唱,你決定來杯咖啡。選好待宰的咖啡豆,燒好熱水,望著濾杯『群』........皇上翻牌子的概念,心裡閃過千百個念頭,錐形、扇形還是蛋糕濾杯?四六、點滴、三斷、四斷還是不斷水?88、90、92還是93°C?錐刀還是平刀?2號半還是3號?前思後想,一切就緒,盯著計時秤,準備在第2分37秒時換成大水流拉高水位,全神貫注之際.......電視機竟傳來『Hasta la vista, baby!』,你氣急敗壞,不知道是該衝回去看重播畫面,還是含淚繼續沖完這杯咖啡。
看到這裡你會說,這就是還沒練到家,經驗值仍不足轉化成直覺。也許吧,一種濾杯要一種沖法,一種烘焙度也要一種沖法的話,我們練得完嗎?水電工腰間的S腰帶有整排的工具,看到螺絲頭是幾分的,了不起決定要抽出哪一把合適的螺絲起子,然後哩?不就轉動起子而已,總不好說決定逆時針或順時針轉動也叫做技術或是經驗吧。
用金杯概念來看,成品重量 x TDS / 乾粉重量 = 萃取率,假如目標是TDS 1.3 萃取率20%,想要得到一杯230g的咖啡液,需要15g的咖啡粉。算式裡的分子越大的時候,也就是TDS濃度越高,或是最後取得的咖啡越多,萃取率會上升。算式裡的分母越大的時候,也就是粉用得越多,萃取率會下降。
盲點在於成品重量。以粕谷哲4:6沖法為例,在第3分鐘時最後一次注水60g,第3分半結束沖煮時,濾杯內的咖啡並未完全滴完。粉水比是1:15,假設粉吸水2倍,濾杯內的液體起碼超過50g,落進杯子裡的咖啡可能只剩下250g不到,如果TDS 1.3,萃取率只有16%多一點,想要有20%萃取率,TDS得提升到1.6才行。
滴漏式沖煮的過程只在做一件事,在濾材內把溶解做好,然後讓溶液離開濾材。濾材的先天限制的確算大,流速過快,水與咖啡接觸的時間不夠,濾杯內溶解效能偏低,喝起來很淡。流速不夠快,濾杯內溶液的濃度過高,等於溶劑不夠新鮮,萃取力也下降。可是,流速是要被掌控的,而不是被流速制約。是人都會懶,專業的店家也很少在更動手沖的研磨度,玩家就更懶,很多人是一輩子的小飛馬3號半。永遠不變的研磨度碰上不同的濾杯,流速的差異就出現了。
研磨度直接影響TDS濃度,而我們正常人對於濃度的喜好範圍比較固定,縱然是第三波鐵粉們,TDS也幾乎落在1.3-1.7%間。濃度越高會削弱我們對於味道的分辨能力。換句話說,通常我們對於咖啡最後的TDS值並不想要有太大的變動,所以固定研磨粗細來確保得到固定的TDS。這說法聽起來正確,可惜只存在於理想狀態,幾乎達不到理想,所以似是而非。因為要喝的東西,是濾杯之外的而不是濾杯內的。我們在濾杯內做到濃度A的狀態,不表示最終穿越濾材之後也得到濃度A,濾杯內已經溶解出來的成分會因為穿不過去濾材,或是來不及穿越,而導致濃度下降,成分也被篩選。
咖啡豆因為烘焙不同而有了本質上的差異,內外不均是種差異,吸水效能是種差異,研磨後的型態是種差異,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溶解效能。烘焙越淺的,溶解效率越差,我們要擔心的是萃取率下降的問題。你看到萃取率下降,已經想到要去磨更細了吧,有一種情形是磨細以後,流速慢到一個扯,水一直積在濾杯內來不及逃,一杯咖啡沖了四五分鐘還在滴,這尤其常出現在單孔扇型濾杯上。滴的慢你想應該會濃了吧,錯了。此時有些不夠團結的細粉已經自己找空隙了,粉層越下方越結實,擋在濾杯出口牢不可破。濾杯內則是用咖啡萃取咖啡的狀態,沒有新鮮的水補充進來,溶劑能力很低,雖達不到飽和狀態,但已經朝那個方向前進。
另一種是磨細了還流速正常。粗顆粒是各自為政的,小顆粒才有機會團結,當細粉們彼此吸引群聚,那部分的粉層就比別的地方更緊密,造成與粗顆粒之間的空隙變大,水流更能輕易的欺負這個弱區。在這個情況下,我們眼睛看到咖啡流入下壺的速度是假象,用espresso的名詞就是巨大又失控的邊穿.....。不相信對不對,量一下TDS可以確認,有很大的機率TDS不升反降,掉到1以下都有可能。
尚方寶劍是用一根湯匙,時不時地在濾杯內攪拌,讓粉吸水機會均等,或是當流速驟降時,挖開淤積.......我知道那樣子很矬,但愛面子的你有能力控制注水達到跟湯匙一般的效能嗎?不要回答得太快,別說你了,很多大師們都做不到湯匙的一半效能。
在我們還沒開始找老師繳學費,還沒開始十年控水練功之前,是不是先想想手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,大家都在討論流速,流速到底傳達了什麼意義給我們?
待續。
所以手沖時,該像杯測那樣以湯匙進行攪拌嗎?
回覆刪除我最近也在思考這個手沖究竟有沒有必要這麼複雜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