碎碎念

台灣搞咖啡最早是日式,我小時候的咖啡店很多招牌寫的是『珈琲』,幾乎所有的資訊都來自日本,那些咖啡店老闆動不動講一口流利日語,書架上都日文雜誌,在那個espresso怎麼拼都不知道的年代裡,我腦子裡打鐵的認為,日本人就是全世界最懂咖啡的。

以為美國人就比較強嗎?也沒有。他們還更慘。1966愚人節之前,他們連自己是什麼style都說不出來,在那種美其名是民族熔爐的國度裡,歐洲移民二三代之後,咖啡已經說不出個準了,反正有得喝就喝吧。

正當台灣人努力發揮創意改日式為台式的同時,老美也有了明燈。本來在立頓茶業上班的荷蘭人Alfred Peet移民美國,喝了十年的美式咖啡以後,確定了這塊土地上喝咖啡賣咖啡的都是白痴,日思夜想怎麼賺到這群笨蛋的錢,終於Peet’s Coffee & Tea招牌掛上去,而且選了一個黃道吉日4月1日....

Peet’s理念是對的,生豆不能用太爛的,人家歐洲動不動去產地綁樁,也是想確保貨源品質。Peet’s的問題在烘焙,縱然是他口中高海拔高水準的生豆,在那種烘焙概念下操作,要好喝的機率仍然沒有比三顆骰子擲出豹子來得高。這也是儘管老美視他為龍頭,他培育出一群徒子徒孫,包括五年後去開星巴克的那三個傢伙,都沒有辦法讓美國咖啡脫離碳粉水的窘境的主要原因。

不是深焙的錯,而是老師指路就指錯了,錯誤的系統下學習翻盤不容易,只有往下沈淪的份,差不多就是路痴又用了爛導航的地步。

整整過了1/4世紀,老美總算發展出一套烘焙的邏輯,有邏輯但沒共識,因為大家仍然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,知道這樣做比較好喝,但不知道為什麼發生這樣的結果,包括David Schomer自己我猜也沒搞懂,他只知道以前大家玩太深了,應該退一步,一樣油膩膩,但喝起來不會苦哈哈。唯一在媒體上真正把理論模型說出來的人可能是Willem Boot,很巧,他也是荷蘭人,老爸就是開咖啡店的,念完經濟以後移民美國。他最不同於Peet’s的,人家根本就在probat上班,根深蒂固的中心思想是:怎麼炒永遠比炒什麼重要。

90年代中期,當我們知道網路上有塊地方叫做alt.coffee,知道這上面有好人很多,要天天盯著看,拼命問的時候,當我們把Schomer的書跟錄影帶放在咖啡機上頂禮膜拜,用一個Sweet Maria's買來的爆米花鍋在瓦斯爐前揮汗如雨的同時,當初Boot說的那套美式烘焙理論也開始慢慢一統江湖。但是最敏感的最警覺性的台灣玩家們,除了忙著罵星巴克,卻沒空理會島外除了Schomer以外的人。猶記得當時,台灣天天就是一群用爆米花機的,跑去踢人家用廠豆的店,除了用新鮮度說嘴,我們也沒找到一樣可以贏人家的。開店的哪有時間顧網路,抓準了對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,就這樣,也被玩家們罵出一條路了。

我呢?雖躬逢其盛,卻沒跟上潮流,這點我真的很慶幸。我身邊朋友只有喝酒的,沒有喝咖啡的,唯一推我進來玩的老鬼又移民美國去了,躲過一劫。我比較笨,反正我就學著老美傻傻地炒,按照Dr. John說的呆呆地配,反正結果是好的,我也懶得去理解其中奧妙。依樣畫葫蘆不需要創意,只需要毅力。

很多事情不是生來就應該會的,莫扎特如果真的三歲就具備絕對音準,或是杜甫七歲就能吟詩作對,也是因為在那之前,他們就有了那種學習的環境,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能力。如果他們天天跟音痴文盲打混玩泥巴,打死我也不相信後來會是那個成就。換句話說,有了足夠的資料,有了正確的大方向,學習才有效率。這時候老師的角色,是路標,而不是紅綠燈。我跟所有玩家沒有不同,我也網路自學的。奇怪的是大家老師都在網路上,走的路真是天差地遠。當然沒有人可以斷言,是誰用了爛導航,錯的可能是我,但如果同一塊土地上,如果我選的導航牌子這麼少人用,少到沒朋友,那你也不得不懷疑這個環境有些問題了,並沒有像大家說的那麼多元,那麼國際化,我們忙著改良忙著創意,但我們並沒有先了解源頭那套是做了啥,要從何改起我也不懂....

我靠著記憶力背了一大堆文獻,始終沒有消化,那種脹氣的感覺就像去買了全套的阿基師偷呷步,背的滾瓜爛熟,但只要書上沒寫的我就糗成呆子。大家馬哥馬哥的叫,好像很厲害,但我心虛死了,深怕有哪位大德戳中盲點,別說丟臉了,要我重頭再來去找一套新的來學,也是要我老命。這在2013年底,我突然找到了wakamoto,豁然開朗,要說是頓悟也行,好笑的是,是一個攝影人給了我解藥....一個念物理又去念法律,用過nikon coolscan 9000ED卻回頭搞手工放相的攝影人,這種連結真是....

當我在黑白徠按部就班的學了一些攝影概念,這年來到基礎暗房認知。剛好我玩咖啡的念頭死灰復燃,Jim跟Andy S又買了strega弄的我心癢癢,終於耶誕節前我下了單。人老了怕會忘,不斷地把舊日記翻出來複習,說也奇怪了,以前不太懂的,囫圇吞棗的,我好像都找到了可以對應的詞彙,不是咖啡詞彙,是攝影詞彙。

比方說,保留產區風味,保留個屁....如果產地風味被鎖在生豆裡,你拿生豆去四碗煎成一碗,出來的就叫做最純正的產區風味。我們想要得到那些杯測術語裡出現的東西,就必須在烘焙過程中,把它做出來,是做,是反應與轉化,白話文那叫做製造。所以產區風味不是被關在一扇門裡,等你用火烤到那扇門前,像自動門一樣自己打開,產區風味蹦出來。

這在攝影裡頭就是曝光,一張底片或是數位相機你天天說他寬容度大,意思就是按下去就沒問題,範圍大嘛回家慢慢做就無中生有了。放屁,曝光不足就是沒東西在片子上做出反應,反應的時間也不夠,回家後製就只有雜訊,雜訊就是顆粒或是馬賽克方格,你除了安慰自己那就叫底片感,lomo也是一種style,剩下的只能暗自啜泣因為曝光不足,走過卻沒留下痕跡,下次再來吧。

又比方說,明明人家廠豆輕輕鬆鬆流個60cc沒問題,我們炒的豆子就只能30cc,好像取的越少越好,越濃縮越精華,一種高湯的概念。狗屁。如果你學義大利人分段取樣,就知道味道有前中後才有品嚐的縱深,台灣人不是最喜歡講層次感嗎,全都往前集中成原子彈是會有什麼層次?是不是應該反思回去,把原子彈做成煙火,有順序性的呈現,爽的也比較久也比較清楚?

這在攝影裡頭就是『階調』,明明有五格光差給你拍,你好好曝光好好框,暗房裡頭就會有五格給你看。你就偏不要,五格給你拍成三格,對比大到要死人,然後你還自以為是種風格。

再比方說,配方豆就是爛+爛=不太爛,如果有良心的應該拿厭氧跪下進配方,或是把五行八卦蜜處理都丟進去做配方,因為屌+屌=最屌。放...................屁!才不是我們想的這樣哩,撒尿牛丸的思維不能放在這裡用。因為我們豆子被炒出來,縱然有能力把a單品b單品都做到讓咖啡機擠出來流速完全一致,在分段取樣之下a跟b在同一時間內的味道分佈也不同,如果分段取樣的結果太標齊對正,味道疊加上去很容易壞事,因為強度也疊加了,複雜度又超過人類感知極限,這時候用跪下,跪下死了,用五行蜜也死了,硬放進去你只能寫在包裝上,因為喝的到才有鬼了。

這在攝影裡頭也一樣的道理,要做有意義的行為,而不是用想的,用想的就是用猜的,進去暗房裡八小時出來,發現跟working print沒兩樣,浪費時間而已,因為你只要一張3*5,不是放大成整面牆,20%的細節根本在那張小紙上等於0%,人眼無法分辨,就像人的舌頭無法分辨一樣。

現在是臉書的時代,幾乎所有的資訊(還談不上智識,因為無從驗證)都被綁架在那個網路社群,滑開頁面的那瞬間,入眼的一切都是先被你我的人際關係強力篩選過的。你的FB好友沒讚過,沒罵過,你就看不到那些美其名叫資訊的東西。我們隱約知道在同溫層內並沒有長進的機會,卻不自覺深陷其中,很多時候來不及思辨,誤會陡生,長久下來自己已經是某一流派的擁躉了,俗稱粉絲。當眼中只剩下孔劉才是帥哥的時候,史恩康納萊在你跟前只會是個糟老頭。孔劉挖鼻孔都是帥的,史恩康納萊順一下落腮鬍你會說他假鬼假怪。

也就是說,我們使用臉書表面上是希望走進人群,打破地域上的藩籬,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圍牆越蓋越高,牆外的非我族類皆是敵人。牆內的就好友嗎?卻也未必。因為你會用一種草船借箭的心態去加好友,明明不喜歡對方,但你生怕遺漏了什麼反方意見,好讓你充填靠北的彈藥有個著落。

以前用網路學咖啡,每天要看十幾個國外論壇,四十幾個blog,老實說是耗費心神的行為。可是我蠻懷念的。在審讀那些我不認識的老外文章,可以用很客觀的角度,不管是請教或是論戰對方,都絕對真心誠意,就事論事。好啦我知道你們要說,現在還是很多論壇啊,論壇永遠不死。也是啦,只是我已經無法融入那種氛圍,大大們很多,可大大們的發言了無新意,從題目到回文都讓我癢不起來,找不到我要的養分。

勢利眼一點吧,把臉書當成行銷工具如何?聽起來是正確的,花花轎子人抬人,這年頭是有誰會笨到去買電視台廣告,用臉書業配實際多了吧。我雖然聯考國文差2分滿分,偏偏寫不出什麼精采的業配文,生意沒攬到幾單,連讚數都聊聊可數。只看不寫呢?我努力控制臉友在100個之內,每天看別人動態已經眼花撩亂,給了這個讚,沒給那個讚,彷彿都是種愧咎,真的做人很難耶。

環境不會為我而改變,我只好改變自己。

回過神來,處理訂單處理客服,出門寄貨後登錄帳本。喝下三杯espresso,順便看看今日功課是啥,做完十次v60分段取樣測tds,呃數據歸納不起來,隨手放了一張cd,開電腦做關鍵字搜尋.......嗯,想不出來什麼結論。跑去整理生豆秤重盤點,瀏覽一下生豆商報價,寫下幾個標的物。老婆下樓我趕緊奉上morning cappa,陪他看半小時新聞,陪他罵一下政府的同時,在blog打下4000字。

原來沒有臉書,不到一個上午我可以做這麼些事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