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咖啡是啞巴嗎


1981年全美音樂電視網(Music Television,MTV)成立,MV正式成為流行音樂不可或缺的元素,光是聽已經不夠了,還得用眼睛。這個可怕的演進,甚至影響了音樂創作的本體,早年流行樂的傳播方式,大宗為廣播電台,次為電視節目,最後輔以現場展演場所,受限於電台或電視的節目型態與運作模式,一首歌很難超過3分半鐘,這封印解除對於創作者而言真是海闊天空。


影像對於欣賞音樂有沒有幫助?當然有!那跟打針永遠比吃藥快效一樣的意思。反過來,有沒有妨礙?唉,的確也免不了。MV導演對於歌曲的解讀未必是音樂創作人的本意初衷,怎麼拿捏都難逃扼殺歌曲內涵與聯想範疇限縮的命運。 

類似的發展像是數位攝影普及,人人都有照相手機,人人都希望在網路社群中尋求慰藉,一圖 + 多文的表現方式,儼然就是音樂 + 影片的MV翻版。有圖、有故事,讀者可以瞬間進入作者設定的情境。如果我們拆開來,那些文字少了照片,還不至於淪為廢文,而單獨那張照片捨去文字,卻成了無趣的蝦拍,連作品都談不上。 究竟誰是主角?不知道。 

1974年Erna Knutsen喊出Specialty coffee一詞以後,咖啡產業看似進入另一個世代,實質上在之後的20年間,所謂的精品在整個全球市場佔比連2%都沒有,所謂的精品業者殷殷企盼下一個救贖。2002年Trish Rothgeb提出新的口號:Third wave of coffee,但也語焉不詳,沒說清楚第三波咖啡到底是什麼。二年多打高空,2005總算由Nicholas Cho定調至今: 'Third Wave' as letting the coffee speak for itself. 讓咖啡替自己發言。

十來年過去了,咖啡豆自己說了什麼?不知道。 走進咖啡店裡買包咖啡豆,店員們好似觀光工廠的導覽員,努力解釋包裝上那些艱澀的形容詞。上網買吧,從產地人文氣候土壤,到莊園品牌故事,到征戰各大賽事的履歷,落落長動輒五百字。販售者生怕消費者買回家以後,會聽不懂咖啡自己說話,所以早一步把所有資訊先醍醐灌頂給你,或是說先嚇唬你.... 

如果單純的音樂無法讓你腦海中有畫面,如果單純的相片無法讓你有想法有感觸,也許我們就該思考為什麼會做成這樣無法單獨成立的作品,而需要那些多餘的輔助來畫蛇添足。

如果咖啡生產者沒有信心讓咖啡自己發言,或是消費者買回來以後發現這包咖啡是個啞巴,這時所有軟硬體上伴隨產品的文字或語言,都會像是把卓別林的黑白默片復刻彩色,然後加註旁白....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