矯枉要過正
三年多前,我還在跟一群數學考試平均20分的孩子們混戰,工作之餘總努力地把握每一次拿相機的機會,試圖讓自己還保有一點生活的樂趣。不管是底片或數位,拍照很快樂,對著螢幕跟編修軟體度過漫漫長夜很不快樂,反正弄完存檔、上傳Flickr了事,跟每天上班打卡似乎也沒啥兩樣,很快的就懶了,也倦了。直到一包手工放相的照片出現在我桌上.........
120底片貴,捨不得之下,拍起來都很保守,測光更保守,我永遠只會拿著測光表對著人臉,這包12張的相紙攤開的當下,隱約開始覺得這樣幹不太對了。一來也沒時間研究,二來也沒有什麼成為攝影玩家的雄心壯志,三來這些照片我自己要看而已,又不是要拿到臉書上求讚的,有拍到就好,有玩到就好了吧。
一年後在我搬家的前夕又來一包相片,這回給我的震撼差不多就是喝到挪威Kaffa的Forte Blend同等威力,有種眼界大開的感覺。原來這段時間Jumbo用我聽得懂的解釋方式,灌輸了一點點Zone System的概念,測光表開始主動找暗部,徹底洗腦了我以前擔心這邊爆那邊爆的蠢想法,光說不練假把式,但我也沒想到第一次就上手。
原來曝光充足是這麼重要的事。
這是其中我很喜歡的一張,用古董級的HP F4280事務機直接掃相紙,檔案拿進編修軟體裡看了三分鐘,不知道要調什麼,默默地又退出來.....
這個經驗影響了我後來的拍照思維,我只要決定畫面中哪個部分是我需要的暗部細節極限就好,其他都不管。比起從前越是想要曝光『正確』,越是拍出曝光『不足』的東西,唉....解脫了。
炒咖啡的時候,越是害怕,越是不敢碰觸那一條與焦炭為鄰的紅線,就會節節敗退,向生魚片咖啡靠攏。學寫字的時候不敢寫出框,長大以後再也沒有出框的勇氣,筆意盡失,與印刷無異。
對於未知之事,總要努力追尋,與其牛步般向中庸進逼,不如大膽跨越,過頭了沒關係,前進後退也得講效率的,不是嗎?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