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rind, not Dose(一)

這張照片裡的狀態一切好像都是對的,熟悉的豆子,機器跟我好幾年了,豆子養的很飽醒得很好,流速跟我要的絲毫不差,NPF看起來也沒有不合理。但是,這杯根本像大便,不好喝。這包豆子不應該是這個味道,我的研磨度抓錯了,我在拍完照的下二杯才找到。

同名的討論串在HB,是Jim Schulman起的頭。 我要寫的也許跟那些不是很直接相關,只是想到什麼寫什麼,借題發揮而已。

Espresso玩的是一種粉餅與水流對抗的遊戲,過程中呈現出來的流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,也許在面臨不同豆子,每個沖煮者的想法不同,但一百年來他慢慢地被大家的經驗歸納在一個還算小的區間範圍裡。在水流、豆子狀態這二個變因固定之下,一種流速可以有多種(研磨、粉量、填壓)的組合 ,而那麼多組合裡其實喝起來正確的極少。我們經常會發現這包豆子什麼事情都做對了,但是並不好喝,其實是沖煮者以為流速對了就對了。

就像我們去買件衣服,穿的起來套的進去是沒錯,但是你會覺得好看嗎?
未必。

所以Jim在討論串裡提到一個概念,流速正確不等於萃取正確。這也許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理論,但是經常被忽略,尤其是當你的沖煮流程跑出一個自信之後。我個人以為,這也是為什麼一樣的豆子打開,一樣的環境裡,用一樣的設備,就是有人煮的比較好喝的原因,哪怕拿著碼表來看的當下,我們都認為那二杯應該是一致的。

在台灣我見過的填壓都很重,研磨度都不很細,大家又希望第一滴流出之前的浸透階段(saturation time)得以控制在書上寫的5-8sec,total dwell time在25-30sec,只好拼命地找大濾器壓進更多的粉。另一種變相的情形,是害怕看到研磨出粉靜電結塊,而在刻度的選擇上退卻了。

粉量的調整初衷也不單單是為了total dwell time而已,而是粉餅的厚度關係著細粉下移的路徑,如果是正常水洗豆,它對於吸水膨脹的反應先天不如全日曬,增加粉量提升厚度來換取細粉下移的時間與空間,而日曬豆子因為這個反作用力比較強勢,要擔心是否有過填壓效應,粉量過多反而變成忌諱了。今天如果研磨刻度的設定不適當,不管是過粗過細,粉量的調整意義就會變得很小很小。

在絕大多數的烘焙曲線與烘焙度下,espresso合適的研磨粗細都會比一般玩家想像中的細,我甚至懷疑在一些知名品牌磨豆機的設計考量裡,他們對於磨豆機的顆粒粗細分佈實驗,都座落在更細的刻度。我第一次看到義大利人弄咖啡的時候,當真嚇了一跳,他們用磨豆機上的tamper那個作用只能說是『整型』而已,談不上『壓』,一樣做出 espresso所謂的流速。當研磨在那麼細的程度,那麼輕的填壓,這時候粉量的控制才是最有意義的,在沖煮調整的過程中粉量微調的效率也才出的來。換言之,在espresso的原鄉,那些barista有沒有那麼笨,笨到連去弄個合用一點的tamper,笨到壓重一點,都不願意?我不敢這樣臆測。

在mojocoffee開始用Swift的時候,我看到了輕填壓的奧妙,多輕?翻轉把手粉餅就掉出來。後來我買了Versalab M3 grinder & packer,花了一段時間企圖模擬輕填壓,當我設定packer在5磅的時候(我忘了Swift是幾磅),對應到的研磨粗細我相信M3之外的磨豆機沒幾台出來會有多好看,但如果我小心翼翼的作好distribute、level、sweep,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煮,縱然是在NPF之下。甚至於在看到WDT整粉術發表後,我還玩過變態的細,WDT後就直出,連壓都沒有。

細研磨行不行,有時候是不願意非不能也,細研磨很容易拉高BR,可以讓好東西出來更多,也同樣公平對待了壞東西,誰敢說他家豆子經過200℃以上還能去蕪存菁,好的全都留,壞的全都走?也許,在『磨多細』的考量當下,『遮瑕隱惡』是天經地義的。

找到一個合適豆子的研磨粗細程度,在espresso沖煮上是個決定性的關鍵,選擇研磨度不是為了配合流速那麼單純,我們在研磨、粉量、填壓三個象限裡遊走,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填壓選擇固定,而研磨又經常太早被確認,所以莫名其妙的剩下粉量可以調整。當這三者組出一個被認為正確的流速以後,喝起來又不好喝,心裡已經開始對這包豆子做出不公平的宣判了。

留言

  1. 這篇文章看完,讓我重新再去思考很多事情。
    在工作的時候,往往太習慣一個模式,讓我忽略了很多東西。
    感謝的你發文,讓我又有些想法了 謝謝

    回覆刪除
  2. 這也是我的初衷吧,寫下這些,也是為了提醒大家,找時間回頭看看一些理所當然的東西,是不是還是那麼理所當然。
    不過玩咖啡也不用那麼嚴肅啦,自己開心還是比較重要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我曾經想過,是不是有辦法藉由配豆和烘焙的調整,進而去配合一個沖煮者的沖煮習慣(不管是粉量.粗細.填壓力道),如果有辦法做到,那麼一個沖煮的SOP就更容易被建立起來了,不過要養成一個厲害的吧台手已經有點難度了,要成就一個烘焙師我想也不會簡單到哪去XD

    回覆刪除
  4. 其實您提的也是許多烘焙器械品牌一直努力的目標耶

    回覆刪除
  5. 我也有類似經驗與感覺,
    我覺得side channelling的貢獻是A,
    中央流出來的貢獻是B,
    我們的espresso永遠都是A+B,
    磨粗的時候也許90%是A, 10%是B,
    磨細的時候會變成10%是A, 90%是B..

    我個人覺得仔細觀察會發現,
    磨細才是老鼠尾巴的樣子~
    磨粗的可以控制流速正確, 但流出來的樣子還是稍稍有點不同~

    回覆刪除
  6. 你幾乎把我(二)都快寫完了,哈

    回覆刪除
  7. 哈哈~真抱歉~:p
    再分享一些個人不負責經驗,
    慢烘,淺焙(失重低?),粉量多,排氣不足(豆體還有很多氣),平底tamper,大力填壓,水溫高,這些都是A的好朋友..
    快烘,深焙(失重高?),粉量少,排氣較多(豆體快要煤氣),歐弧tamper,輕輕填壓,水溫低,這些跟B比較好..

    回覆刪除
  8. 約莫一個月前,以前同門小老弟拿了澳洲非常流行的刮版來我店裡。(問一下Berg,這流行是真的嗎?)

    其實當下我真的很震驚,震驚的不是這器材的利害之處,而是僅針對營業場所的高流量加上穩定度去作了這類設計,而且只要搭配得宜,深度檔版也能選擇您要的刮除量(有一克專用、兩克專用,不過要搭配澳洲派的配粉手法就是)。


    不禁回想起來,營業環境一整套的設計一開始就源自烘焙理念的架構,但是我也同意老師以前所講,一個Barista會的絕對不會只有一招,畢竟來說機器都有誤差了,更何況是人!


    回到人的施力慣性上,其實我真的想問一句話,該如何去掌握輕填壓的力道?

    從填壓完,Tamper停留在濾器的高度作判斷嗎?

    上一個問題有另一個有趣的地方,每當細研磨顆粒在濾杯裡時,總是覺得它們可以被壓的很下面,如果在輕填壓的使用架構下,該如何去掌握這小小幾mm的高度空間?

    回覆刪除
  9. to DMV,我是想講『粉量很其次』....如果我們把粉量放在粗細之前考慮的話,就慘了。

    填壓力道,更是其次,他只是因為研磨確定以後,不得已的配合。另外,輕填壓遠比重填壓來得容易掌控。

    細粉不會一開始就跑到下方去,反而會因為我們很多習慣性的小動作,讓他往上跑。

    有空再寫給你

    回覆刪除
  10. 我沒去過澳洲,但至少去過澳洲的朋友都有看過barista用括版作為營業之用,他的用法必須配合穩定的落粉技巧(這樣很像不夠精確,應該是落粉後包含敲擊等所有填壓前的動作),例如每一次都將粉下的高出濾器,然後藉由敲擊手把數次讓粉較為緊實,之後才用括板垂直濾器做括除動作,這樣子的話就可以在同樣磨豆機條件下達到很穩定的粉量控制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1. neil真是太猛了,好有實驗精神阿,一整個有激勵到我~~~

    回覆刪除
  12. 個人感覺,
    豆子排氣狀態主導最大,
    也決定了研磨粗細,
    如果我們用錯粉量,那會讓我們沒法跟豆豆和磨鬥機做朋友...

    我覺得我們一定要能跟磨鬥雞做朋友,
    成功做朋友之後,對研磨刻度會很有感覺,
    也會讓你有個有力的線索,去認識你的豆豆和你的烘焙技巧~

    回覆刪除
  13. 最近這篇文章的描述一值在我心理縈繞,
    所以讓我想起一篇文章,貢獻一下,
    http://tinyurl.com/yalvpkg

    其中Michael_Teahan就說"Coarse coffee may increase channeling in high flow rate machines, not decrease it."
    但是jimseven顯然看到就無法接受,
    不過Michael_Teahan描述的就是本篇文章的狀況哩我想~

    另外, 本篇文章所說的狀況, 其實esp會是沒有虎斑的,
    如果磨細一點之後的正確esp, 虎斑會明顯變多喔!!

    以上提供參考!

    回覆刪除
  14. 剛剛跟marco聊一下,又看了看該文,
    很明顯,
    WD大就是A的朋友,
    WD小就是B的朋友..

    由這個結論可以發現,WD和研磨刻度有關,
    這也是1999年Al提到WD的初衷,
    他一開始就說,要談研磨粗細,先要確定WD哩~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